一位喜欢“偷懒”的工匠
——记集团技能工匠标兵黄章勋
文/戴慧丽 潘烽伟
近些年来,在华峰,提起黄章勋的名字,大家都会觉得有些熟悉。他是华峰化学公司机修大军中的一员,他朴实、话不多,但讲起设备维修,他便滔滔不绝,整个人洋溢着自信,散发着光芒。
千万别误会,所谓“偷懒”不是不干活,在黄章勋的眼中,“偷懒”更是创新,正因他喜欢钻研、更精益求精,热衷于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波三折,越战越勇
“我第三次才成功加入公司,头两次都是考试之类的,理论不行都被淘汰了……”2006年,黄章勋还是个被理论考试折磨着的新人,但他认真吸取失败的经验,“头两次考什么样的题目,我就记录,就去学习,事不过三,第三次就过关了!”善于总结使黄章勋在机修这条道路上迈出了半步。
而另外半步是当时面试黄章勋的考官迈出的,得益于机械相关专业和综合能力,得到考官赏识的黄章勋进入了考官促成的二面,那时候的机修主管重新过来面试,终于把纺丝预备选手转到了机修岗位。
从两次落选到成功入职,从纺丝岗位到机修岗位,一波三折的故事,越战越勇的经历,就这样,黄章勋开始了自己在机修这个职业道路上的摸索。
加快进度,以“新”为先
一开始,黄章勋从师傅那里接触到“偷懒”。小小车,是暖房一个混合器的工作学名,以前清洗小小车的方式是把它拆分成一段一段之后,再放进清洗槽内浸泡处理,这样的操作方式耗时又不到位。
“师傅说的‘偷懒’不是说坐在那里玩手机侃大山,而是多想办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蛮干。”后来通过创新,清洗方式改成直接US打循环,用清洗泵循环清洗,提高了效率和清洗质量,加快了生产运行的速度。
虽然黄章勋话不多,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黄章勋尝到了“偷懒”携带的福利,在“创新”这条路上走的更加坚定。2021年,他继续开展精益生产项目,由于PP泵作为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异常卡死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黄章勋和项目小组人员通过查找资料、多次比对、反复尝试,最终通过改善轴套的方法,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泵周期性的正常运转,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该项目还获得了公司项目效益奖,真正做到了以“新”为先,加快进度。
工匠精神,榜样标杆
对于黄章勋来说,认真细心也是另一种“创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检修工作是在源头找问题并且重复千百遍的事情。
有一次,在处理一个齿轮泵的时候,其他同事都觉得该设备已达到使用要求,但黄章勋认为还不行,他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反反复复拆装3次,终于找出齿轮上的一个小损伤。别看这个瑕疵小,小问题会衍生无数的麻烦事,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不仅延长了机器的寿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期的维修次数。
从细节处找隐患,在工作中学“偷懒”。“在我看来,他有很强的识别危险因素的能力,能经常发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隐患。”黄章勋的徒弟林志文这样说道,在机修D工段,黄章勋是找出隐患数量最多的人。
“浙江工匠”“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黄章勋是一位年轻又经验丰富的机修工,他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里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维修人才。得益于高超的机修经验,黄章勋更热衷投入传帮带工作,手把手基础教学,他也成为了众人口口相传的“名师”。
“我刚入职时,看他动手操作觉得特别简单,每次都想动手试试,他总是在旁提醒我注意安全,才把操作工具递给我,但到了我手上,维修就变得非常复杂。”林志文坦言,他会耐心告诉我操作要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并不断示范,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和我说的,这份工作不是越做越快,要有想法和理解,做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黄章勋本人身上,还闪耀在他身边的同事身上。他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公司及外部单位组织的各类技能比武,在竞技中提升团队成员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近三年,创新工作室成员累计获奖13项,其中获全国荣誉1项,省荣誉1项,温州市级荣誉3项和瑞安市级荣誉7项。
每一名技术工人,或者说每一位劳动者,每一滴汗水和每一次冲关,都是在为创造价值沉淀力量。黄章勋打心底里这样认为。低头做事,抬头做人,以“创新”为目标进步,2021年,黄章勋从万人中脱颖而出,被授予HTH(中国)官网个人最高荣誉称号——“岗位标兵”,为广大员工树立了勤业敬业精业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