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企业文化案例

“务实为本,创新为魂”是华峰的企业精神,华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为了使华峰的企业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华峰》杂志特开辟专栏陆续刊登企业文化案例故事,通过情景的真实再现,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华峰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这些案例所讲的故事虽然都是发生在企业里的小事,却件件真实,例例感人。为加深读者的理解,我们在每个案例后面都进行了点评,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


“梅安全”真不是白喊

“快,快——你们再检查一下有违规的地方没有,‘梅安全’过来了!”听闻动力供热工段兼职安全员梅楠“出没”动力供热四期施工现场,正在施工的承包方员工,赶紧又检查了一遍安全带系挂情况。

梅楠是重庆氨纶公司设备动力部动力供热工段的兼职安全员,在动力供热工段四期施工现场承包方员工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他那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让人一接触就印象深刻,是承包方众人口中的“梅安全”。

梅楠喜欢查现场,只要是交叉作业、起重作业、动火施工、高处作业等,他都会不定时去施工现场看看。有人说他“憨”,一个星期去一回就算了,何苦天天往现场跑?并且施工现场还要工段安全监护人员啊!

梅楠也不恼,反问:“我不常去现场,怎么发现监护人员监护到位的情况,怎样制定管理督促对策?那不是捏着鼻子哄眼睛?”

一次,他到动力施工现场巡视,发现一根电缆横穿过厂区公路时地埋深度不够。他马上把负责施工的承包商负责人喊来,指着地面上的电缆,严肃地说:“这里车来车往的,要是轧着了、轧破了,我们重庆今年7月份下旬雨水多,岂不是容易发生漏电伤人事故?你们的心也忒大了。”梅楠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赶紧组织整改,该架空的架空,该穿管的穿管,否则给予开罚单处理。并对现场监护人员做了交待,要仔细监护,检查到位,对监护人进行了警告。

“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梅工’叫得挺亲热,没想到还有这一招,真不够意思。”施工负责人面子上挂不住,从此见到他躲着走。

梅楠在面对我的采访时说“管安全就是得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管严了肯定会得罪人,理解不理解那是别人的事,自己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就好。”

现在动力供热四期施工在结束尾声了,他依然在上班期间天天不定时跑现场。发现施工现场有隐患就要求整改,严肃的声音常从动力供热施工现场上传出。(周世越)

案例点评: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想企业“真安全”,就离不开“梅安全”的尽职尽责。正是一位位“梅安全”的守护,才使得企业行稳致远。

 

加油,华峰人

“回来了吗?”隔了很久手机这头才收到一个消息“下不了班……”身为华峰的“双职工”,这半年以来跟对象在微信聊天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可能就是这两句。

在公司四期刚投产的时候,我也曾抱怨过对象,当初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这么远的地方?可每次看着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又不禁心疼起来。

到了7月,我们化验室也加入了倒班的行列,这也是我第一次倒班。那段时间恰巧碰上化验室改造,每个夜晚不知道在厂区来来回回要多少次,只能一次次和同事笑称:“又可以在厂区里看日出啦!”

印象最深刻的是又一个去夜班的路上,生理期不适的我脑子里想的都是请假……突然从身后有一阵声音传来,也是一个正在抱怨夜班的同事,然而他的伙伴却在一旁安慰道:“没事,熬一熬都过去了。辛苦确实辛苦,但当自己亲眼目睹一个项目从一片泥泞到机器轰鸣,到出具规模最后到成功投产,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听着这番话,让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不由得为自己曾经的灰心、抱怨感到脸红。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在看到灯火通明的厂区,忽而觉得厂区不再是平时里自己觉得那般漆黑的面容、斑驳的身躯、厚重的表情。反而在数不清的灯光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展现出不可阻挡的魅力。

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公司代表什么?我们的付出又是意味着什么?公司是一条船,承载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员工,船上的人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尽管风急浪大,尽管暗礁险滩,我们依然不舍不弃,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唯有专注于业务和工作,专注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技能,才能最终收获事业的回报。

恍惚间,车到达了园区,朝着工作岗位前行的路上,我对自己坚定地说了一句:“加油,华峰人!”(张雪)

案例点评:很多人常常以“打工人”自居,但在华峰,每一位员工更是“奋斗者”。在命运共同体的大家庭中,每一位华峰人,不仅是为企业奋斗,也是为自己打拼。

 

机修人的“平凡之路”

人们对“平凡”的理解有很多,在我看来,“平凡”是不辞劳苦、脚踏实地,是朴实无华、坚定执着。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风雨无阻、不分昼夜、不停前行。他们是设备运行的守护者,是生产运转的保驾员,是平凡但绝不平庸的机修人。

一年365天,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霜刺骨,只要有工作任务,他们必争分夺秒,不曾有一丝懈怠,只为保证各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记得有一天晚上12时,突发电路问题导致全厂停车,由于设备运行多年,皮带、梅花垫、油封等易耗件磨损较为严重,需全部更换后才能符合开车要求。

接到任务后,机修班第一时间赶往厂区开始紧急抢修,终于在次日早上8点恢复生产。不眠不休地干了整整7个小时,顺利开车后的我们一个个满身油渍、疲惫不堪,但大伙儿互相对视,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宛如一起浴血奋战,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除了紧急抢修任务,机修人每天须检查每个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值是否正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响和跑、冒、滴、漏;检查油位是否符合标准。在公司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洒下了机修人辛勤的汗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守候着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点评:正如歌曲《平凡之路》中所唱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华峰的机修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多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成就了绝不平庸的人生。

 

班组里来了一位“记忆大师”

在重庆氨纶动力供热乙班,新来了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瘦小的身材,戴着一副黑框架眼镜,透过镜片看得见一双熠熠发光的眼睛。

他叫曾仲,其貌不扬的他有一个特长,就是记忆力特别好。一篇文章、一份简报、一则新闻让他完整背下来都是分分钟的事。正因如此,仅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曾仲就把十几种操作规程都背得滚瓜烂熟,实习三个月后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转正,后来还代表工段参加了“两单两卡”知识竞赛,并获得了个人三等奖。

班组里的同事都非常羡慕这个本领,如果能记忆快且不会忘,在工作中将会事半功倍。比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运行参数等都可以牢牢地储存在脑海里,好比一个强大的数据库,随时随地都能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为此,班组的同伴都虚心向这位“记忆大师”请教诀窍,曾仲也不吝跟大家分享,他说:“其实很简单,首先得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是分条的类容可以记下第一个字或词,然后串联起来记;二是操作步骤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操作,然后联想画面来记;三是,比如各类水泵的数据是比较繁杂的,可以归类来记。最后就是要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就铭记于心了”。

照着“记忆大师”的三步法,果然行之有效,以往难以记住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铭记于心。一个举动大大提升了班组整体的工作效率,我们不由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为他点赞。(陈镜宇)

案例点评:不难发现,员工队伍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在华峰的大舞台上,只要你愿意站出来、亮起来、干上来,你就会成为华峰的“明日之星”。

 

“小”班长有“大”能量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部门来了一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一开始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质检员,不过没过多久,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她做上了统计员的工作。后期,由于公司的拓展需要增设一个物检班组,在公司内部竞聘中,她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物检班组的领头人。

她就是我们的“小”班长潘婷婷。“小”只是代表她的年龄,从她小小年纪的身上,迸发出来的是满满的“大”能量。

别看她年纪轻,干起活来是标准的“拼命三娘”。从她担任班长后,对工作的认真和责任以及那份执着我们都看在眼里。面对全新的班组和成员,为了把班组建设好,她不分白日昼夜、寒冬酷暑,有时甚至于忍着饥饿,扎根在工作岗位上,她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感染着班组里的每一位成员。

当然,工作中难为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也曾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争论。但事后经过沟通与交流后,都能够彼此理解支持。“从不会到自己独立完成,再到鼓励她人去做不敢尝试的事情 ……”在潘婷婷的带领下,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新的突破,如今,大家对“小”班长潘婷婷充满了佩服之情。(石莉)

案例点评:华峰用人从不看外貌年纪,也不论出身地位。在华峰,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创业者,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正是在“四个共同”理念不断实践和升华下,像潘婷婷这样的“小”班长才能够不断涌现。
     
© HTH(中国)官网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