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结出累累硕果

——记集团岗位标兵蒋学果

本刊记者 周世越

他叫蒋学果,云南宣威人,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孔平实、身形清瘦、寡言少语,总穿着一套蓝色工装,扎根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三化”建设服务工作中。

秉持着“积极进取、务实创新、勇担当善作为”的理念,聚焦行业前沿,蒋学果总是夹着几份图纸,在设备工程现场里穿梭忙碌。自从2007年入职华峰重庆氨纶以来,他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干结出累累硕果。

 

再难的“硬骨头”也要啃下

在蒋学果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迎难而上,开拓前进。过程中的艰辛与困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他从来不抱怨,只是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仪设备的工程中,只管埋头苦干。

“海不舍小,故能成其大,山不舍土石,故能成其高。”工作中不可能经常发生什么大事,倒是普普通通的日常工作充满每一天。只有从小事做起,才有机会做大事。为了避免工作疏漏,蒋学果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学习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上,熟练掌握设备工作原理,钻研设备智能工艺技术,苦练设备电仪操作技能,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力求做到应对自如,高效精准。他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能言其小,也不能厌其微,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用心去做,力争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位、做到极致。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创新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蒋学果经常查阅资料,翻看书籍,与同行交流沟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是他尊重科学的态度,使得他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探索都能够稳扎稳打,稳步实现预期目标,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总有一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韧劲儿,也帮助他在工作岗位上熬过了一关又一关的挑战。在三期智能自动化搬运包装系统上,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一体化管控,节省人工200人以上,年效益1607万元以上。此外,他还带领团队设计开发成功了氨纶第一套G自动装箱项目,节省人工46人以上,年效益216.5万元。

在负责两化融合体系运行中,2018年首次组织实施并取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连续两年通过监督审核,为公司争取到了更多政策及资金扶持。在节能降耗、技改创新效果也很显著,蒋学果组织实施的多个技改项目,获得效益资金1040.5万元。他还在设备前沿研究、开发创新主导多项创新研究:比如智能工厂研究、全新自动化立体库研究、丝饼智能外检、信息化研究等。

同时,在管理创新方面,蒋学果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以培养团队成员为己任,带着团队一起进步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机电G还被评为“重庆市金牌班组”。

 

甘于奉献的“老黄牛”

在电仪设备岗位上摸爬滚打10多年来,蒋学果一直保持着昂扬的姿态,默默奉献。这种“老黄牛”精神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地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为了工作,为了企业利益,甘愿吃苦受累,不计个人得失。

特别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为了抓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克服无施工单位的条件。蒋学果亲自带领团队主动组装齿轮泵、卷绕机等设备,接线,调试等工作事无巨细,落实好每日尾项,最终使得H2提前1个月开车完成。在三期立体库“里程碑”的建设节点,为了解决当时“货没地方放”的重大生产运行瓶颈。蒋学果优先组织三期立体库复工,比计划提早4个月,创造了公司立体仓库建造史上的奇迹,也确保了防疫物资口罩用氨纶丝的稳定供给。

这样的例子,在蒋学果的职业生涯经历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2018年,公司二期停产检修期间,在产品供货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召开了8次停车计划会议,蒋学果结合公司实际,果断制定了精排“时计划”,采取“分期停车检修,24小时工作制”的方式,理清停产检修三大任务。在重庆氨纶建设项目工作上他连续3年放弃了年休,春节一直坚守岗位,加班累计达100余天,有需要第一时间响应,到达岗位工作。

“我们搞技术的,就应该发挥自身专长,用专业、专注、务实的精神,去追求完美;人生事业的成长中没有捷径,只能依靠不断思考和努力。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助推企业发展,我的梦想就算达成了。”蒋学果笑着说。

 

     
© HTH(中国)官网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