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门户     中 -文   |   English
快速导航
媒体关注
在这里,我们聆听媒体对我们发出的声音。
浙江代表畅谈创新发展
创新,从何处突破

【代表名片】

吴蔚荣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委书记

周国辉 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

尤小平 全国人大代表、HTH(中国)官网董事局主席

丁列明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作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如何激活创新驱动发展?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聊起创新话题,吴蔚荣代表感触颇多。他说,审视台州发展,近年来经济遭遇了不少困难。分析原因,有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内在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问题,唯一出路是加快转型。转型要靠创新来驱动,只有大幅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才能摆脱对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过多消耗的依赖,破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成台州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蜕变。”

    尤小平代表说,转型时期,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转变。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当前,浙江省人均收入已超过1万美元,但下一步发展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对此,周国辉代表建议,重点围绕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两者间的通道”这一目标,加强跨部门的资源整合和科研资金的统筹协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尽快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黄作兴代表认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实施重大专项为抓手,组织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创新主体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要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周国辉代表说,首先,要通过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使创新型企业能配置到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其次,根据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促进企业“更想创新、更敢创新、更能创新”。

    正是依靠自主创新,贝达药业在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抗癌药的一项空白。“创新需要国家政策助力。”丁列明代表说,目前,生物医药因其高风险、高投入和动辄10来年的投资期,令大部分风险投资者和银行望而却步,迫切需要政府营造一个“放水养鱼”的环境,通过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环境,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尤小平代表呼吁,要把企业文化创新放在与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润物无声,能启迪人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把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从“加工工厂”到“创新沃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让黄作兴代表倍感振奋。他说,浙江省和北京中关村已经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探索出创新模式,建议列入国家先行先试点,“在先试上下工夫,制定出改革创新的路线图,重点突破,大力推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试,把中关村和浙江省打造成最适合创新创业、最适合成果转化、最适合新商业模式应用、最适合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高地,成为更高层次上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

    吴蔚荣代表表示,要深入研究和破解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

    吴蔚荣代表特别提到,要努力营造招才引智的良好环境,大力开发各类人才资源,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的智力引擎。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和干部考核体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激发全社会改革创新的活力。

(本文原载于2014年3月9日《浙江日报》  记者  周咏南 余勤 翁浩浩 廖小清)

已阅读完毕,可选择 返 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