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HTH(中国)官网产业优化升级素描

本刊记者   一舟/策划   周涵  林加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表述,对正努力寻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华峰,可谓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幸福雨”。

“华峰现有产业还是干的比较累,赚的都是辛苦钱。”在今年9月召开的HTH(中国)官网董事局第二次扩大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坦言。“靠走现有产业的老路,显然难以实现‘千亿华峰’的宏伟目标。”既然如此,优化升级的路该怎么走?

对此,在20179月召开的集团董事局扩大会议上,尤小平主席已经明确定调,即要把握经济与产业调整带来的机遇,依托现有产业,瞄准高端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善于利用资本运作这一工具,通过深入实施做强主业、适度多元和产融结合战略,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协同,技术高端,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高效产业体系。

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和路径都已明确,接下来华峰各产业基地各公司如何推进落实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本刊记者分别走进重庆涪陵、江苏启东以及浙江瑞安等基地,以观察者的第一视角,就各产业基地各公司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上的经验做法进行全景扫描与亮点特写。


重庆基地:从荒山野岭到现代产业之城

青山绿水藏福地,重庆基地创新迹。

不久前的1110日,位于重庆涪陵的华峰重庆化工己二酸三期项目全线贯通,宣告重庆华峰化工问鼎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

HTH(中国)官网董事局主席尤小平,集团副总裁、重庆华峰化工总经理陈恩之等亲临生产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据了解,加上之前投产一期18万吨和二期18万吨,重庆华峰化工己二酸总产能可达54万吨。

负责三期项目建设的重庆化工总经理助理谢毅表示,“三期己二酸项目的建成至少在三个方面为华峰带来积极效应:其一,规模上升一大截,生产成本下来一大截;其二,提升了华峰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其三,为后续产业布局,提供产业链完善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原料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据了解,己二酸对华峰产业的发展举足轻重,但在重庆华峰化工投产之前,公司不具备生产能力,需要常年大量外购。

时针拨回到200911月,重庆华峰化工破土动工的前夕,受政府对进口己二酸征收反倾销税和主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不畅双重因素影响,当年己二酸价格大幅上升,一度达到历史最高值。

对己二酸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其价格的暴涨,最终促使尤小平下定决心,自主生产己二酸。但是,生产己二酸,意味着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面临的困难不少,首当其冲的便是项目选址。因为行业属性的关系,化工行业对产业链协同和物流运输要求非常高,项目选址一般最看重两个条件:一是就近上游原料地,二是成品方便输送至下游市场。当时,放眼全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屈指可数。

2009年,一则巴斯夫重庆年产40万吨MDI项目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预计年内将动工建设的消息让华峰为之一振。而巴斯夫可谓是华峰的老朋友了,双方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巧合的是,彼时的重庆正在进行化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地政府正谋求打造一条完善的聚氨酯和尼龙新材料产业链,迫切需要一批具备实力的化工企业进驻,而华峰己二酸项目与重庆市化工园区已有化工产业契合度非常高,十分符合当地的招商需求。

原料有了,下游市场也有了,加上重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在重庆发展己二酸项目可谓天赐良机。于是在经过一番磋商后,华峰最终决定落子大西南,将己二酸的生产基地选在重庆涪陵,项目前期投资80亿元,占地1225亩。

“重庆己二酸项目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项目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在工艺路线、设备选型以及环保和清洁生产设计三个环节上都代表了当时国内同行业厂家中最先进的水平。”担任华峰重庆项目建设常务副总指挥的HTH(中国)官网副总裁陈恩之表示。

重庆己二酸项目不远处就是赫赫有名的816核工程所在地。50多年前,包括816核工程在内的“大三线建设”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期间孕育的“忠诚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大三线”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如今,华峰的建设者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掀起了一场新时代的“大三线”建设:己二酸项目一期18万吨,20106月设计,20126月投产,用时两年。二期18万吨于201412月建成投产,用时一年6个月比一期快了6个月,三期18万吨更快,从设计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从严重依赖进口到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华峰重庆化工只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很多都是根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胆突破常规做法。譬如设置项目指挥部,进行目标分解,下面又设分项目组,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遇到共性问题由项目办公室统筹协调就是我们根据经验的创新之举。此外,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分片调试,最后联动的做法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奇效。”面对我们对于设计进度之快的诧异,谢毅道出了重庆化工项目建设的秘诀。

速度和质量,犹如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面对项目进度如此之快,产出的产品品质是否会受影响这个疑问,谢毅十分肯定地说,“三期产品通过优化干燥单元,变更输送系统,增大粒径等措施,产品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达到目前产品应用要求的最高等级——纺丝级。”

除了建设进度上的突飞猛进,重庆华峰化工在安全环保上同样没有松懈。己二酸三期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指挥部、监理单位、政府职能部门三方监督,合力严把安全关。环保上,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环保投入,整个园区目前环保投入上已达3亿多元。

谈到重庆化工未来的定位时,集团副总裁、重庆华峰化工总经理陈恩之信心十足地表示:“重庆化工将会继续按照董事局关于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的要求,向百万吨级己二酸生产基地、大型聚酰胺生产基地、产值百亿的大规模联动化工生产基地阔步前进!”

这边是己二酸项目建设的马不停蹄,那边与其一墙之隔的华峰重庆氨纶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踏入公司厂区门口,一座23.8米高的现代化立体仓库矗立在记者眼前,此刻它正在24小时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箱箱成品氨纶丝正在出库,两台叉车正在加班加点的将它们装车,发往下游客户。

华峰重庆氨纶公司总经理于志立表示,“仓库容量的最大容量是9000吨,但是目前我们的库存只有1400吨,按每天200吨的发货量计算,最多只够7天,供不应求。”

于志立的幸福“哀愁”与时下行业的产能过剩形成鲜明反差。刚刚过去的十年是氨纶行业的快速扩张阶段,行业产能从2006年时的不足30万吨,飙涨至2016年的70多万吨,翻了一倍还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反观需求端,增长的步伐明显放缓了很多,产能过剩已成必然,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到底是被竞争对手洗牌出局,还是纵身入局洗牌竞争对手。华峰氨纶毅然选择了后者。

早在3年前,华峰决策层审时度势,把突破的目光投向方兴未艾的重庆园区,在这里建设氨纶子公司,利用重庆园区基地一体化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从入驻重庆园区伊始,华峰重庆氨纶就明确将产品定位于“批量化、大众化”。顾名思义,要生产最受市场欢迎、销量最好的产品,不过这同时也面临一个难题:生产者扎堆,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在对手云集的这片红海突出重围,成为重庆氨纶公司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重庆氨纶公司将突围的口子选在降低能耗上。

在氨纶行业,纺丝的速度越快,能耗越低;头数越多,能耗越低。华峰重庆氨纶紧扣高速多头纺这一行业前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目前公司已率行业之先,在纺丝环节普遍采用60头纺,不仅如此,升级版的80头纺也已经完成技术改造,并且已经在小范围投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批量投用,这将大幅度降低能耗。

除了在降低能耗上发力外,华峰重庆氨纶公司还提升对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加快向高端、先进制造转变。

在公司G2车间纺丝工段,我们看到氨纶重庆公司自主开发的自动落筒设备铺轨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按计划,该项改造今年年内即可完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操作工既要负责巡检,又要人工操作落筒将成为历史,“往后,落筒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我们将专门负责巡检,腾出来的精力用来巡检,一个人可以负责三条线,甚至更多,而以往一个人最多只能负责两条线。”一位在现场的操作工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随着巡检线数的增加,员工绩效也会有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在包装车间里,自动化改造的神奇也在上演。记者注意到,每个工位上都摆着一个带有显示屏的称重器,工人们正娴熟地将丝饼放到称重器托盘上接受体检。“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产品重量不足,外观上有蛛网式、塌边等不合格指标,可直接通过按键快捷输入电脑,相比以前靠手写记录、人工统计省事不少,效率大为提升。”华峰重庆氨纶综合管理部部长鲁险锋自豪地说。

一边是通过技改大幅降低能耗,一边是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这一降一升中,重庆氨纶在同等产出的情况下,让成本大大低于同行,自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当前华峰重庆氨纶已成为公司盈利大户。

不断向好业绩,让华峰重庆氨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等待三四期都完成时,华峰重庆氨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肩负为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贡献华峰方案的重任,这是与华峰一直推行的责任关怀是一脉相承的。”在被问到对未来的规划安排时,于志立如是说。

在重庆园区,推进产业升级的努力不局限在化工产业上,在华峰另一重要的战略产业——金属领域,华峰同样谱写了动人的发展篇章。

 “我宣布,重庆涪陵区50万吨铝板带箔暨精细化项目开工!”今年227日,随着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李洪义的一声令下,华峰铝业一期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正式开工。根据规划,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熔铸车间、热轧车间、冷轧车间的厂房基础(含辅房)及设备基础等。

在距离开工仪式9个月后,当记者再次走进项目现场时,一座年产20万吨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项目建设现场,焊花翻飞,挖掘机来回挥舞力臂,各类施工车辆紧张有序地运行着……这一切推进之快大大超出众人的预期。  

“一期20万吨预计明年6月投产,剩下的也将快马加鞭地建设。”在主持项目推进会的间隙,华峰铝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蔡晓峰短暂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实际上,华峰铝业公司董事长尤小华比蔡晓峰还“着急”。“董事长非常关注重庆铝业项目的建设,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从上海总部飞往重庆‘督工’,为兼顾两地的工作,经常定‘红眼’航班——很晚起飞的那种航班,这样做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时间太宝贵了,因为第二天白天又得飞回来。”华峰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周品英这样对记者说。

尤小华的急是有原因的,当前铝合金板带箔材料市场蓬勃发展,初步估算,当下的市场需求量在四五十万吨,而且还在增长。而华峰上海铝业——华峰重庆铝业的母公司最大产能才15万吨,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就在今年1012日,全球汽配巨头Mahle(马勒)集团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首届供应商表彰大会。华峰铝业公司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荣获质量领域的“全球最佳供应商”奖,这是所有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这还只是近年华峰铝业开拓市场中的浪花一朵,截止目前,华峰铝业已经登上国内销量最大的位置,市场份额约占20%

巨大的市场缺口和不断上升的市场占有率,更加坚定了华峰铝业推进重庆项目建设的决心。根据规划,华峰铝业5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占地2000亩,一期项目年产20万吨,实现年产值40亿元。

50万吨铝板带箔暨精细化项目将广泛应用到汽车制造及工程、电站、家用商用空调冷却系统中。与传统同质产品相比,这种材料更显轻型化,降低汽车油耗和废气排放量,具有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刚刚就任公司董事长的陈国桢对铝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未来重庆基地将会建成50万吨的总量,届时我们将会站上全球第一的位置,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不会局限在现在散热器、空调等领域,还会进一步拓展。”

 

启东基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搞经济,启东基地展实力。

跨过长江大桥,驶过崇明岛,经过一片片北风苍茫的芦苇荡,沿着一马平川的沿海公路,摇下车窗的那一刻,紫气东来的启东基地依海而建,真正的面朝大海。

刚踏上这片土地,在一旁的华峰超纤工会主席卢舟海打趣道:“其实你们是站在水面上的,以前这里是长江的入海口,都是滩涂和堤坝,现在经过人工填土造地,硬生生地填出了整个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着实不容易啊!”

人工填海并不稀奇,但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上海有东方明珠,启东也不差,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通道于一身,被誉为‘江海明珠’。”卢舟海不无骄傲地说。

走进江苏华峰超纤生产车间,庞大的超纤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华峰超纤一期已有11条生产线投入生产,产品涉及高铁、动车和汽车内饰材料、军用装备材料、高档体育用品、劳保防护鞋及服装用材料,每个月350多万米的产量依然供不应求。

“近年来,超纤材料火遍全球。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华峰超纤上海生产基地的产能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2015年公司决定上马年产7500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谈及当初江苏超纤生产基地选址的问题,华峰超纤总经理助理张水观娓娓道来:“启东与上海隔江相望,距浦东直线距离仅50多公里,属于大上海经济圈,人才集聚效果显著。此外,在园区内与大唐国际、新疆广汇等知名电厂、供气方都是‘隔壁邻居’,配套设施齐全,可解后顾之忧。”

穿梭在启东基地的各个车间,第一感觉便是“大”,大是因为超纤革的生产制造工序众多,从最开始的纺丝到最终成品包装,需经过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来来回回十多个车间。但大而不乱,园区内,众多车间彼此自动连接,像环环相扣的铁链,时刻不停地运转。

“从前的管道是上天入地,生产线东拐西弯;现在是尽量往上,打造空中生产走廊,让生产像GPS导航一目了然。”说起启东基地内的‘新’面貌,员工们无一不伸出大拇指:“不仅看着舒服了,干活也轻松多了。”而这一大改观的背后就不得不提起华峰超纤公司总经理段伟东。

“‘腾笼换鸟’再升级,基地是新的,那我们的理念和规划也要跟上去,不能落伍。”段伟东谦虚地表示,这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其实是‘自动化’和‘联动生产’在发挥作用。他介绍说,超纤产品的生产过程因为橫跨了几个行业,过程产品多,一般都由独立的生产单元组成,但我们将独立生产单元联合起来,减少了储运和中间物造成的损失,劳动力成本也将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国外的先进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生产单元引入DCS系统,从而实现了“一条龙”式的流水线生产。

除了外部引进,自身技术升级改造也是一剂良药,不仅能为老树引来“凤凰”,也能使“孔雀”重生。

超纤车间内,烘箱和染缸已经完成了自主改造提升,张水观在一旁演示着最新工艺。他欣慰地介绍说,我们采用了新的方法,这一套设备的改造,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此外,我们对国内成套的设备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有效改进,许多设备属国内首创。

没有异味,空气清新,园区两旁的绿化树随风摇曳。“过去从事皮革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如今这些废弃物几乎都被回收利用了。”张水观颇为自豪地说,超细纤维皮革的生产属于绝对的绿色工艺,所用溶剂都是循环利用,其中DMF回收和甲苯回收这二套回收装置技术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优化,已相当成熟,回收效率接近100%

即将离开基地时,不远处的马达声轰轰作响。段伟东让众人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他兴奋地说道:“那一大块地也是我们的,一期建成不是终点;那是正在施工的二期项目,我们计划总投资50亿元,拟新建厂房21万平方米,新增超纤生产线15条、水性超纤生产线15条。二期项目,必须马不停蹄加速度,肯定比一期还要好。

“未来的全部项目投产后,江苏华峰超纤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纤生产基地。启东园区将形成从海岛纤维开始到一系列配套超纤后整理项目这样一个完整的超纤产业链,产能规模达2亿米,基布生产线达50条规模,规模效益将得到充分体现。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年销售额可望突破100亿元。”站在海堤旁,段伟东望着大海,无限憧憬企业未来全面建成的景象。

面朝大海,十二月的海风颇为凛冽。

但在一片艳阳天里,我们真真看到了春暖花开。

 

瑞安基地:再造一个新华峰

 “再造一个新华峰!” 今年214日,在瑞安市2017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HTH(中国)官网总裁林建一的这一“宣言”掷地有声。

现如今,随着241根桩基打入地下,华峰新材料产业园配套设施的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桩基施工,进入土方开挖阶段,标志着这一“温商回归”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跨入一个新的节点。

一个热电联产项目为整个工业园区企业服务。15日上午7点半,HTH(中国)官网的安全工程师王伟来到了瑞安滨海起步区的施工现场。

1985年出生的王伟,老家安徽,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华峰。热电联产项目是他进入华峰作为安全工程师参与的第三个大项目。

热电联产项目,通俗地说,是一个既能发电又能供热的电厂,简称CHP。王伟的职责在于,作为业主代表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安全标准施工。

早上7点半到岗,忙的时候,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去。夏天的工地上无遮无挡,地面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冬天的飞云江边,“妖风”呼啸不停,穿的再多也挡不住南方的湿冷,王伟和他的同事全身心投入,为的就是能在这里实现“再造一个新华峰”的梦想。

热电联产项目是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的重要配套设施。占地约160亩,分两期建成,一期占地90亩,总投资约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开发区周边企业提供配套供热服务。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并取得省环保厅环评批复,下一步将办理整体施工许可证,完成后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计划20183月份试生产。

传统企业主要供热方式是靠锅炉。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好处在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是解决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热源和方式之一。

HTH(中国)官网公司总经理助理邹宗钧介绍,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和热电联产项目是HTH(中国)官网响应市委市政府“温商回归”号召的重大项目。他们提出了“巩固总部、产业回归,产业带动、行业集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项目建设推动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周边的行业集聚,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打造一个基地式、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以更好地推动整体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回归行动,回报家乡恩泽。

与热电联产项目一河之隔的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正在进行土方回填。HTH(中国)官网工程建设部副经理邹水平说,丁山二期起步区原本是滩涂,需要通过土方回填来为接下来的桩基施工打基础,“接下来要有几十吨重的打桩机来施工,如果地基不牢固,会影响施工。”按照他的估计,全部土方回填完成,约需要50万吨的土方。

201727日,江苏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出资在瑞安成立了温州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并由其作为业主单位正式启动华峰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选址丁山二期起步区,总投资约17亿元,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约80亿元,利税7亿元。包括年产30万吨聚氨酯中间体、年产30万吨聚氨酯革用树脂、年产30万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和年产10万吨水性聚氨酯树脂项目。

产业园目前已完成532亩建设用地供地手续,预计7月底完成项目立项,8月份完成相关专项评价,同时初步设计正着手编制,力争9月份进场施工。

邹宗钧说,华峰新材料产业园今后会发展环保型、高端技术、高附加值的品质化产品,延伸和拓展园区产业链、价值链,着力将园区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领先的产业一体化、集群发展的示范区。

邹宗钧所说的品质化项目,包括华峰2014年立项开发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项目。该项目被列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现已投入批量生产。传统的聚氨酯合成革90%以上为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有机溶剂的占聚氨酯树脂含量的70%左右,大部分溶剂无法回收,直接排入环境中,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而华峰通过开展水性聚氨酯的开发,打破了国外公司对生产水性聚氨酯技术的垄断,也对温州市以及国内皮革行业的绿色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重庆基地:从荒山野岭到现代产业之城

启东基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瑞安基地:再造一个新华峰

……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正在华峰遍及全国的基地轮番上演,成为华峰产业优化升级靓丽的风景线。

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化蛹成蝶,愿景更新。突破这一“瓶颈”,就要实现华丽的转身。华峰人在实践与探索中,从“雾霾天”走向了“艳阳天”。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目前,华峰整体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向上向好、美丽绽放的发展态势,未来千亿华峰的崭新画卷也正在徐徐打开。

千亿华峰梦正渐行渐近。

     
© HTH(中国)官网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