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华峰逆势上扬 六大亮点耀“寒冬”

  本刊记者  一 舟

  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大考,而考试仍在进行中。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平稳发展10年后的"拐点",这一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挑战与风险历史罕见,尤其是欧洲主债务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及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危机,这使得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民营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这对于自2000年进入经济景气周期以来已经习惯快速增长的制造业而言,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寒冬或说"经济地震"。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改革开放30多年迅速崛起的民营制造业,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感受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融资难、成本高、订单少与企业倒闭、行业惊恐杂糅一起……习惯了加速快行的经济列车骤然减速,这些草根的民营企业面对"拐点"何去何从?怎样赢得未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月2日,从HTH(中国)官网董事局主席尤小平的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在"寒冬"中,"华峰号"这艘远航的战舰,一路风雨一路歌,取得了营业收入、利税、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排名全线飘红及产业提升、资本运作、体系建设、员工关怀稳步推进的佳绩,为这场经济大考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面对2008年金融风暴余波未了及2011年欧债危机又汹涌来袭的国际经济形势,直面货币政策从严从紧、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一部分风险抵抗能力差的企业因上下游的现金流趋紧,销量下降、库存增加、产能过剩、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关厂甚至倒闭的现象时有出现。虽然很多企业活过了昨天,挣扎在今天,但很可能又有部分企业会倒在明天太阳升起之前。

  在寒风凛凛的冬天里,如何抵御严寒?华峰2011年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越冬之计的启示。

  这一年,形象地讲,华峰主要是书写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篇文章。

  在"做大蛋糕"方面,华峰通过深入实施"做强主业、适度多远、产融结合"的三大战略,不断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奏响了一曲曲激越雄浑、高潮迭起的交响乐,令人荡气回肠。

  亮点一: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双重考验,华峰稳步推进了各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其中,总投资120亿元的重庆己二酸项目,目前已完成了一期90%的土建和设备安装等工作,预计2012年4月份试生产;总投资100亿元的启东项目已完成年产18万吨尼龙66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安评、环评工作;总投资过百亿的辽阳项目已基本完成政策审批、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项目技术方案、落实项目用地指标、确定采购供应合同;总投资5亿元的尼龙66切片项目与总投资4.8亿元的耐高温薄形面料专用氨纶项目已正式投产,目前正在逐步推进稳定产品生产、优化产品性能、开拓产品市场;状元岙码头、小门岛项目各项工作亦有序推进。

  亮点二:金融资本运作稳步展开。

    继2006年8月23日,华峰氨纶实现温州民企国内上市"零"的突破后,2011年2月22日的深交所,华峰超纤正式敲响了挂牌上市的洪钟,成为HTH(中国)官网第二家上市公司。这一年,华峰通过发行企业债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这一年,HTH(中国)官网与温州申银财富担保有限公司签约,组建华峰申银担保有限公司,打造了温州最大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这一年,华峰金融产业增添新成员,获准发起成立瑞安华峰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

  点评: "在低谷中培养新的产品,是最好的时机"、 "我们通过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以新兴实体产业为核心、以现代金融服务为依托,联动发展、互为倚角的现代产业群。"这是尤小平主席的经营智慧,也是华峰之所以成为行业翘楚的宝贵经验。

  细看"寒冬"里华峰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们看到,华峰着力"聚氨酯"和"聚酰胺"两大产业主线,使主业横向结构更加丰富,实体产业更加殷实,尤其是产业经营与金融资本运作的完美结合,使得华峰逐渐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更加的完善,价值链更加的合理,堪称"经典商业案例"。

  亮点三: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加强。在建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行业研发中心"和一个"省级研究院"的基础上,这一年,华峰又在上海张江这个世界500强抢滩的高科技园区成立了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汇聚了一批有着"海归"经历的科学家级别的高端技术人才,为华峰抢占行业技术高地奠定了基础。这一年,华峰强化创新意识,狠抓科技投入,提高创新效率,促进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全年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项,"耐氯氨纶"、"高性能减震垫用聚氨酯树脂"等多个产品被确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及国家火炬产业化项目。华峰铝业项目也被列入上海市2011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计划,获财政补贴3050万元。

  点评:新的形势下,在众多企业因市场萎缩、资金链断裂而头痛企业怎样才能活下去之时,华峰反其道而行,一边完善科技进步激励机制,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确保了技术创新工作的后劲与活力;一边把3%的营业收入作为科研经费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敢于投入、善于投入,为华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保持了企业技术进步的领先水平和优势地位,为华峰在"萧条"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制胜赢得了支撑。

  亮点四:市场风险管控基本到位。

    这一年,华峰通过强化集中采购和原料库存管理,克服了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原料库存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年,华峰通过强化资金集中调配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各产业公司各项目资金供需问题,确保了集团资金链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这一年,华峰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各公司账款回收和总额控制达到预期目标,避免了大额呆坏帐的出现,较好地维护了全年的经营成果。

  点评:在这个"经济寒冬"与"微利"时代双碰头的年份,在这个因电荒、地荒、民工荒以及环保、原材料、融资利率等要素成本急剧上升及"三角债"拖累企业的阶段,像华峰这样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想市场制胜,想要更好地活着,就必须牢牢把握原料采购等成本要素管理,"零"库存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不断告诉我们,知道企业"怎样"更好地生存发展并不难,难的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怎样"对症下药"解决企业快速持续发展实践的能力。

  在"分好蛋糕"方面,华峰通过深入推进绩效体系改革,让员工更好的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同时,华峰通过完善学习和培训平台,逐步让内部员工实现由"产业型员工"向"管理型员工"的转变,更好的适应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让员工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增长和职位晋升的机会。

  亮点五:员工福利待遇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华峰员工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一线员工人均工资同比保持连续增长。员工培训课时不断提高,员工工时不断减少,员工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员工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员工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如瑞安地区员工就餐补贴标准从每月120元增加到180元,菜肴品质和种类得到保证;各类文体活动和文化组织逐步增多,企业发展成果正通过"吃穿住行"、"绩效提升"等各项制度安排,更好更多的惠及到每一位员工。

  点评: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善待员工最直接最好的方法,正如华峰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所说的"让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这个共享最实在的方式就是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营造"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近三年,华峰已经连续四次普涨员工的工资,在经济寒冬里,不仅不减薪,而且要加薪;不仅加了薪,而且还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更多聚人心、暖人心的活动。

  "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是华峰文化的核心理念,"把追求幸福企业作为华峰最大的事业追求"是尤小平的心声,它与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家推崇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对企业的"感恩戴德"、"绝对忠诚",正像很多员工所说:"企业把我当人看,我就把自己当牛干"。华峰的做法与一些强制员工加班加点、克扣员工或拖欠员工工资及意欲一本万利、涸泽而渔的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就是开春来,很多企业面对"用工荒"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

  亮点六:优势产业效益更加突出。

    在宏观紧缩的大环境中,2011年HTH(中国)官网实现了营业收入110.18亿元,利税14.87亿元。虽然部分产业公司的业绩增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现有优势产业的市场把控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盈利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实现逆市增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原有的市场优势和地位。

  点评:HTH(中国)官网董事会(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上显现,2011年HTH(中国)官网产业整体业绩稳中有升,虽然部分产业公司增幅出现回落,但更多技术含量高、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销售却呈加速增长。在受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国际市场方面,聚氨酯鞋革树脂、铝箔等产品的出口情况却呈抗跌现象。由此可见,危机中蕴含着发展的机遇。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市场由于投资增速下降,促使用户的理性程度及整个市场的规范性明显提高,由此增强了较高技术含量及高质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国外市场则受经济危机影响,迫使用户捂紧钱袋,更为主动地寻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供应商,而华峰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也为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清除了障碍。

  华峰之所以能取得来之不易的业绩,这与始终坚持"做强主业、适度多远、产融结合"的三大战略分不开,与"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分不开,与牢牢把握"夯基础保稳定,强能力谋发展"这根主线分不开,更与华峰创业团队的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分不开。

  2012年,新的起点。在"寒冬"仍将继续,种种的危机与不安还将蔓延的起点上,前行的"华峰号"能否避免"暗礁"顺应潮流、乘风破浪,赢在起点又赢在"拐点"上。正如尤小平主席所说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懂得以变应变,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鼓励实业发展这一重要机遇,从战略高度去转变发展观念,加快实业发展步伐,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协同能力、发展把控能力、系统创新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努力实现企业由单一追求"数量增长"向全面追求"发展质量"的转变,由单一追求"规模效益"向全面追求"协同效益"的转变,这样华峰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实事求是而言,2011年像华峰这样完美"越冬"的企业有不少,华峰"千方百计转型升级、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千方百计建设文化、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跨越发展"的"七千"精神加之以转型升级、借势发力,破除瓶颈,跨越发展,并不代表所有企业的越冬方式。然而,华峰的做法对于一些正处于风暴眼中的企业来说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

  彩虹总在风雨后。任何一次危机,都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孕育,意味着行业市场的洗牌,意味着更多新兴企业的崛起。包括华峰在内的广大过冬企业,只有高扬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风帆,抓住"拐点"机遇把危变成机,实现弯道超越,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企业活的舒坦。

  迈过拐点,才能赢在下一轮。

     
© HTH(中国)官网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